「西貢」一名,大約在明初才出現。從明成祖永樂三年至宣宗宣德八年,明朝政府曾派遣鄭和七次「下西洋」。在這七次「下西洋」後,不少東西亞、中東沿海、東非等國家也向明國進行朝貢或貿易。而在當時,西貢便是西來朝貢船隻停泊的一個港口。久而久之,這裏就被稱為「西貢」,有「西方來貢」的意思。
西貢區於地理上可分為「西貢及西貢鄉郊」和「將軍澳及清水灣半島」兩部份。
由於歷史分區的原因,位於半島上的西貢北地區(包括北潭坳、黃石碼頭、海下灣、以及位於西沙路沿線的十四鄉、泥涌等地),為大埔區管轄的外飛地。